知道了基金投資的機率特性後, 有位大大說到了一句話: 躲的了一時, 逃不了一世(說成白話就是"現在的績效不管是賺30%或是賠30%, 長期而言, 未來的我一定是年賺10%"). 至於該如何精準的掌握年賺10%呢? 我目前還沒有對策!總之還是努力耕耘期待等結果~ 還有, 如果我願意分2%給基金基理人當薪水, 付1%給基金公司當手續費收入, 那未來的我應該是年賺7%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轉貼綠角財經筆記網站

大家都是投資人,腦中想的往往是什麼時候該買基金。今天我們來換個位置,假設你自己是基金公司的高層主管,你會怎麼想。

基金公司要增加營收,除了增加原有基金的資產外,另一個方法,就是發行新基金。不論是舊基金還是新基金,它們吸收投資人的資本,然後基金公司每年可以從中獲得營運費用和利潤。所以,重點是,要能吸金,而且愈多愈好。

投資人的目的其實都一樣,就是賺錢。投資人為什麼要買你這支基金,最大而且唯一的理由,就是”看起來會賺錢”。

投資人怎麼決定一支基金未來會不會賺錢呢?目前最流行的方法,是看績效、看過去表現。基金公司深知這點,而且利用這點。所以,過去幾年REIT漲勢不斷,基金公司發行REIT基金。近年來油價飛漲,基金公司發行能源基金。近年來新興市場大好,基金公司拿原有的新興市場基金大打廣告。基金公司聲稱這些基金”讓你掌握投資趨勢”。

事實如何?請看以下的說法。

"Buying funds based purely on their past performance is one of the stupidest things an investor can do." (Graham/Zweig in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)
價值投資之父Graham先生說道”完全根據過去表現買基金,是投資人所能做最蠢的事之一。”

Other studies and our very tentativ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fund's expense and turnover are likely to better predict its future net performance than any single measure of its past performance.)(William Sharpe,Morningstar’s Performance Measures)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Sharpe先生幫晨星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,詳細解釋Alpha、Sharpe ratio等數值是如何算出的。在文章一開頭的Overview部分,他寫下了這段話,”其它研究和我們初步的結果指出,基金開銷和週轉率,比起任何一個過去表現數值,對基金未來表現有更好的預測性。”

"The expense ratio is the only reliable indicator of future performance." (Financial Research Corporation 2002 Predicting Mutual Funds Performance II )
Financial Research Corporation這家公司,在2002年這篇”預測基金表現II”的文章內,提出研究結果,”基金的開銷是對未來表現唯一可靠的預測指標。”

"Using past performance numbers as a method for choosing mutual funds is such a lousy idea that mutual fund companies are required by law to tell you it is a lousy idea." (Bill Schultheis, The Coffeehouse Investor)
The Coffeehouse Investor是美國很暢銷的一本大眾理財書籍,作者提到,”根據過去表現來挑基金是個很糟的方法,糟到什麼程度呢?糟到法律必需規定基金公司必需告訴你這是個爛方法。”作者指的是,每支基金廣告都有的,”過去表現不代表未來績效”這句話。它的意思,就是說,以過去表現挑基金,是根本沒有根據的爛方法。

“Over the years, Morningstar’s star system has been frequently - and sometimes willfully -misunderstood. Many commentators insist on treating the star rating as a predictive measure or a short-term trading signal. The rating, which is clearly labeled as a historical profile, does neither.” Morningstar editor Amy C. Arnott
晨星編輯,Amy寫道”這些年來,晨星星級評等系統時常,而且有時是故意,被誤解當作預測或短期進出指標。而其實早已被明白指出代表過去狀況的星級評等,沒有這兩個作用。”

太多投資人都在看過去表現了。這在行為學上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。就是,當你沒什麼資料可以看時,你會看任何可以看的資料,即使它其實一點用處都沒有。譬如你坐在一台長途巴士上,百般無聊,車上的電視開著,播放著你平時絕不會看的節目,但因為你實在太無聊了,於是你會選擇看無聊的電視。

投資人不太清楚到底什麼東西可以預測基金表現,於是他們轉向最容易取得,最方便看到的數字,過去績效。基金公司希望你看到這些數字,希望你評基金,就像你在評一台汽車。你以為買到評比好的基金,就像買到評比好的汽車一樣簡單。可惜的是,車子的大小、排氣量、馬力、外型都是固定的,基金不是。基金的報酬、Alpha、Beta、Sharpe ratio都是會變的。你以為你買到基金中的BMW,其實你買到的是變形金鋼。而且現實生活和電影很不同的一點,這個玩意通常是愈變愈醜,因為它過去已經太漂亮了。

基金公司的策略是什麼?就是假如投資人相信過去表現,何不就讓他們相信。我們就利用這點來推銷基金。

所以,投資朋友們,再看一次這些基金公司在做什麼。它們在很大方的拿過去績效、最近熱門資產來廣告,讓投資人就順著自己的想法,來投資基金。

我之前舉的例子,這些投資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所說的話,那一篇篇在學術期刊中刊印的文章,基金公司的高層難道不知道嗎?他們當然知道,知道的比綠角還多,知道的比綠角還清楚。這些替投資人管理資產,應重視所託,責無旁貸的基金公司,這些金融界的專業人士,應付起教育投資人正確投資觀念的人,在這些成噸的事實前,公然採用相反且對投資人不利的行銷策略。所為為何?為的是他的薪水,為的是公司的收入,不是為投資人的錢。為什麼他敢這樣做?因為他算準了這些投資人,就算是大學畢業,就算唸到博士,so what?以現行教育制度,投資人幾乎都是財金文盲。他算準了你,投資人,很難跳出這個窠臼。當你看到所有的投資人都在談過去績效,你會想,那麼多人都這樣看,總不成是錯的吧。真的嗎?人多一定對嗎?

我們來看一句常見說法,”某某基金,在過去五年,每年都創造了正報酬”。照樣造句一下,”過去五週,每週都只有一天下雨,而且那天都是星期三。”你要不要拿你十個月的薪水去賭下星期三會不會下雨?我想,應該不會。很多人倒是很願意拿十個月的薪水,賭基金明年會不會有正報酬。不要被機率耍了。很多事,是用機率就可以解釋的。形態、趨勢不見得真的存在,有時它只在想要看出趨勢的腦海中。過去績效,不是你以為它能預測未來,它就可以預測未來。

助長看過去績效買基金風潮的就是財經雜誌。這些雜誌,列出一支又一支的熱門基金,讓投資人看著漂亮的獲利數字心動不已。這裡,引用一位內部人的話。

" By day we write about "Six Funds to Buy NOW!"... By night, we invest in sensible index funds. Unfortunately, pro-index fund stories don't sell magazines. " Anonymous Fortune Magazine Writer, Fortune, April 26, 1999
一位匿名的美國Fortune雜誌記者說,”白天,我們寫下,現在就要買的六支基金!,晚上我們投資有意義的指數基金。不幸的是,寫指數基金投資法賣不出雜誌。”(或許我該慶幸,寫指數投資法的部落格還有人看!!)

投資人,看清楚基金公司和財金媒體的面目。當基金公司狂打廣告,讓你心動不已時,請想想,基金公司賣基金的好時刻,會是投資人買基金的好時候嗎?去買熱門資產不是在追高,不然是什麼?名品基金,有必要嗎?假如名品基金投資Nike、Benz之類的公司,很可能你的指數型基金早有包括它們。能源基金,有需要嗎?假如能源基金投資Exxon、殼牌石油,很可能你指數型基金早把它們囊括其中。追逐表現是輸家遊戲。過去是,現在是,未來也一定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鴨鴨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